|
银龙起舞傲中原 |
|
发布时间:
2010-2-15 11:16:42
浏览次数:
10349
|
河南舞钢,山水小城;湖光山色,风景秀美。它不仅以拥有为鸟巢生产优质带钢的钢厂而名闻全国,更以孕育了全省纱锭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银龙集团而享誉中原。
近年来,纺织行业竞争日益激烈,而银龙却在坚守中把握发展良机。10多年来,企业一年一个样,从1.5万纱锭发展到50万纱锭;资产从亏空4300万元,滚动发展到13亿元;成为拥有5000多名员工,集纺织、服装、塑编、皮革加工和进出口经营于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,舞钢市的龙头企业和税源大户。2003年~2009年企业先后荣获河南省百佳慈善功勋单位、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、中国农业银行AAA级信用单位、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等50多项称号。
一个濒临倒闭名不见经传的小厂,何以一举成为全省纱锭较多的棉纺巨挈,10多年来风云变幻,是什么成就了银龙?
一厂两制 裂变壮大
银龙集团的前身平顶山市二棉,建于1988年12月,由于多种原因,企业连续8年亏损,债台高筑。1997年12月,组织上决定由时任副厂长、33岁的鲁耀宏出任厂长。他依靠干部职工,深化改革,加强管理,奋力攻坚,仅一年多就奇迹般地扭亏为盈,破天荒实现利税116万元,一跃成为平顶山市纺织行业的赢利企业。
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“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”。善于思考的鲁耀宏联系本厂的兴衰成败,深深感到,国有企业机制不活,设备改造乏力,市场应变能力差,是企业陷入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。对此,必须进行大胆改革。于是,他在搞好原有企业生产的同时,于1999年采取内部集资形式,募股518万元,融资2600万元,投资兴建了金海纺织有限公司,不到一年就建成3.5万锭规模的企业。这样,在一个企业里形成了两种体制:一个是国企,一个是民营。人们议论说:“邓小平创造了‘一国两制’,鲁耀宏实行了‘一厂两制’,有胆识!”
2000年11月,在上级的支持下,企业顺利实施了 “一厂两制”的股份制改造,国有资本全部退出,成立股份制民营企业,重新组建成舞钢市银龙集团。鲁耀宏占股本金的51%。通过董事会选举,鲁耀宏当选为董事长。 |
|
资讯来源:
发布人:
中国麻棉网/中国棉麻网
|
【查看评论】(已有
条评论) |
|
|
|
|
|
|